阅读历史 |

第六百八十二章 上市的问题(1 / 2)

加入书签

瓦伦丁好奇地问:“为什么?”

“从正策面讲,吸引外资被认为是振兴经济的捷径,所以,外资即将享受‘超国民待遇’,各地对外资及合资企业都会推出了大力度的优惠政策。

一个被普遍采用的税收政策是‘三免两减半’,也就是企业创办的前三年,所得税全免,后两年则减半。

而且,你会发现很多地方,减半政策是从企业开始获利之年起才被执行。

在所得税征收比例上,合资企业的税率是15――33%,而国内企业则被征收55%。

这种税收政策上的身份差异,会极大的刺激国际资本对华国市场的兴趣,让华国的繁荣速度超出你的预料。

有一点你肯定是没考虑,华夏和别的国家不同,从闭关锁国走过来,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,抬高任何一个点,都会撬动整个生态的循环——你能理解我说什么吧?”

瓦伦丁不动声色地道:“继续,不够。”

“在改革理念上,外资更被看成是转换企业机制的最佳动力。

举个例子,有一家著名印染厂,和香江一家公司合资,新公司裁掉了三分之二的员工,使用的还是原来60年代的日笨设备,行政管理人员从35人减少到3个人,香江方面带来了70%的外销业务,工厂很快就扭亏为盈。

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,香江合资方给老工厂带来的是:震荡较小的裁员、新的管理方式的输入,外销渠道的开拓。很显然,这是一个双方都很满意的结果。

另一方面,对私人企业的歧视,也增加了对外资的需求。

现在的国有企业,都是在破产的边缘上运营的,与此同时,私人企业尽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,却仍然受到严重的信用约束,无法获得金融上的扶持,被限制进入很多行业。

没有效率的国有资本,需要寻找到有效率的合作资本,它面对的是两大资本集团:一是跨国资本集团,一是民间资本集团。

在这种抉择中,跨国资本成为了被选中的对象。

从1992年开始大量涌入的外资,与这种改革思路的确立是分不开的。

曾经有一个民营企业家,通过关系与银行领导见面。这领导说:我们有政策,规定不能与私人企业家见面。我们支行在1954年时给私人农户借钱去买驴,他们没有还钱。

看看,这就是国民待遇。

再看外资什么待遇?

各地为了吸引外资,纷纷建开发区,1991全国有开发区一百多个,到1992年末,已经有两千多个,而今年就更加失控了。

这些开发区为了吸引外资,制订的优惠政策一个比一个‘火’,有的甚至到了‘舍血本’的地步。

开发区的土地出让绝大多数是采用协议出让的方式进行的,所以到处充斥着灰色交易,每年土地黑市交易流失的国家收益,估计就有200亿元之巨。

这些外商以极其低廉的价格,一下子包揽上百亩或数百亩甚至几平方公里,然后再稍做平整,以几倍的价格出售获利。

江南省一家开发区,出让70年使用权的土地,转让价为每亩2000元,等于一年一平方米收0.04元。

而中部的一些省份更是推出了豁免土地使用费的优惠政策。现在的外资到华国,无处不见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招牌,无处不谈土地买卖。

到目前为止,全国开发区开工面积307平方公里,约占规划总面积的2%,也就是说,90%以上的耕地‘圈而未发’,全国因此减少耕地1000万亩。

是这些外资在祸害华国,你居然说他们都不赚钱?

当然,这种乱象也会治理,但外资在这个国家,永远都是赚钱的,这个没必要阻止,市场经济这一课,外资来上是最好的,我要上这一课,我就粉身碎骨了。

所以,你别指望我会为了留住你们的钱,给你当创投基金经理,我赚了是王八,不赚是龟,好像我占多大便宜似的,我可不干,你爱投不投。”

瓦伦丁哈哈大笑。

“好吧,咱们来谈谈上市的问题。”

夏川立刻一摆手:“别跟我谈,我说了不算。”

瓦伦丁讪笑:“我就怕你多想才一个人来的,筹集资金的投资项目得你出吧?融资额度多少你得给个明确范围吧?这个做不好直接影响市值,蒋玉华真撑不住三百亿美元的估值。”

“噢,你不要低估蒋玉华,加上菲儿足够支撑。”夏川认真的道。

瓦伦丁目光一亮:“好。”

……

香江联合交易所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