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75章 消息传出(1 / 2)

加入书签

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,马上就要到放榜的日子了。

可是随着日子的临近,赵知心中却越发的忐忑,虽然他嘴上说的洒脱,最后一次考不中就去找好友做幕僚。

但做为一个读书人,几十年来一直将科举视为唯一正途,现在让他放弃科举,去给曾经的好友做手下,这让他如何甘心?

“赵兄!”

没想到就在这时,忽然外面传来胡宏的敲门声。

赵知急忙站起来打开房门,只见对方一脸欣喜的站在门外。

“胡兄你怎么这么高兴,难道是提前知道自己名列杏榜了?”

赵知看到胡宏高兴的模样,也不禁好奇的问道。

“怎么可能知道,除了放榜的那一刻,恐怕也只有皇帝陛下才能提前知道榜单上的名字。”

胡宏却是哈哈一笑,接着露出一种十分神秘的表情继续道。

“不过我虽然不知道榜单上的名字,但却打听到另一件事,这件事绝不比榜单上的内容差多少!”

“有这么夸张吗?什么事能比得上这次放榜的名单重要?”

赵知却一脸怀疑的问道。

“就是这么夸张,你是不知道,我刚听人说,汉王在天竺那边打下一片大大的领土……”

胡宏将自己打听到的情况详细的讲了一遍,其实也就是朱瞻壑故意放出来的,朝廷要招募落榜的举子去朱高煦手下为官的事。

赵知刚开始还有些怀疑,但越听越是震惊,虽然不是在大明为官,但汉王是陛下的儿子,他在海外立国,算起来也是大明的封国,相当于以前的诸侯国一样。

所以在汉王手下为官,严格来说与在大明为官没什么两样,唯一的差别就是汉王跑的太远了,在海外的天竺,去一趟就得大半年,而且还要冒很大的风险。

“赵兄,对于咱们这些举子来说,这次就算是落榜了,也可以选择去汉王那里,而且咱们是举人,会被直接授予官职,你说这是不是天大的好事情?”

胡宏最后再次兴奋的向赵知问道。

“这……”

赵知这时却冷静下来,沉思了片刻这才向胡宏问道:“胡兄,看你这么高兴,难道你真的打算出海去汉王那里?”

“不瞒赵兄,这次会试我考的那么糟糕,估计又没什么机会了,本来我都打算回老家教书了,但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,我当然想试一试!”

胡兄十分认真的开口道。

寒窗苦读数十年,胡宏也不甘心回老家教书,更不甘心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,因此在得知朱高煦那边要招募官员的消息,他立刻就动心了。

“可天竺那么远,以咱们的年纪,这一去恐怕就再也回不来了。”

赵知还是有些犹豫的道。

“回不来就不回来了,我家那边的人,早就将我视为笑柄,甚至我这次进京赶考,不少人都等着看我的笑话,与其这么灰溜溜的回去,还不如冒险远走它乡,说不定还能搏一个出身!”

胡宏显然比赵知想得开,也没什么落叶归根的想法。

“可是这……”

赵知皱起眉头,他也想起家乡的情况。

其实他的处境并不比胡宏强多少,因为屡试不

“赵兄,你还犹豫什么,难道你忘了每次落榜回去,家人看着咱们那失望的眼神,以及别人那些嘲笑的目光,难道你还想再来一次吗?”

胡宏看到赵知犹豫,当即也再次劝说道。

胡宏其实也有些心虚,毕竟要去天竺那种海外之地,因此他也想拉过朋友一块去,这样至少心中有底,同时也能互相照顾。

听到胡宏这么说,赵知也终于一咬牙道:“好吧,如果这次再考不中,那咱们就去汉王那里搏一把,只是你这个消息靠谱吗?”

赵知说到最后再次露出怀疑的表情。

“肯定靠谱,我有个老乡,他堂兄在吏部做主事,这个消息就是他从他堂兄那里打听到的,而且现在消息已经传出去了,外面许多人都在讨论,也就你大门不出,所以才不知道外面的消息。”

胡宏拍着胸脯保证道,从吏部传出来的消息,绝对不可能有假。

“我也是来京城之后,才听说汉王去了海外,现在他又在海外立国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,胡兄你知道其中的详情吗?”

赵知再次好奇的问道。

赵知是陕西人,当初朱高煦去海外时还没有迁都,因此他的消息并没有传到北方,赵知也是这次进京赶考,才听说了朱高煦去海外的事,当时只是当做一则奇谈,并不清楚其中的详情。

“嘿嘿,赵兄你还真问对人了,这件事我知道的很清楚,当初汉王与太子争位,结果导致朝堂上纷争不断,后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,汉王忽然决定要去海外,于是陛下就给了他几万人马,又让下西洋的内宫太监郑和协助他……”

胡宏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女生耽美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