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836章 大灾之年(1 / 2)

加入书签

第836章大灾之年

“咳咳~”

北京皇城武英殿中,朱瞻基捂着嘴巴咳嗽了几声,前几天他一时兴起,换上便服出了皇城,在北京城中游玩了一番,却不知怎么感染了风寒,因此这几天也是咳嗽不断。

“陛下龙体有恙,要不还是早点回去休息,剩下的事情就由臣等来办吧?”

胡濙看到朱瞻基脸色潮红,于是担心的上前劝说道。

“不必担心,区区一点风寒而已,朕还年轻,很快就会好的,之前的蝗灾怎么样了?”

朱瞻基却一摆手道。

今年对于大明来说,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大灾之年,特别是在夏天时,一场席卷了整个北方和中部的大蝗灾,导致两京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等地粮食大减,许多地方甚至是颗粒无收。

这么大的蝗灾,就算是在历史上也没有几次,涉及大明三分之一的领土,因此对于这件事,朱瞻基也极为重视,哪怕生病也要亲自过问。

“这个……”

只见胡濙犹豫了一下,随后这才回答道:“启禀陛下,此次大灾波及太广,受灾的百姓数以千万,如此多的灾民,各地官府虽然尽力安置,却还是杯水车薪,就连京城也都是遍地灾民,因此……”

“因此什么?”

听到胡濙的话说到一半忽然停下来,朱瞻基立刻脸色一沉追问道。

上次他微服私访,的确在京城见到不少的灾民,甚至还有灾民饿死在街头,这也是他关注这场蝗灾的原因之一。

胡濙这时有些犹豫,但面对朱瞻基的追问,他也不得不如实禀报。

于是只见胡濙深吸了口气,这才继续说道:“因此许多灾民纷纷前往沿海一带的港口。”

“他们去港口……”

朱瞻基刚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,但话说到一半时,忽然明白了这些灾民的想法,他们去港口恐怕是为了出海,就像当初山东那些迁移到大汉的流民一样。

“又是他们!”

朱瞻基咬牙切齿的恨声道,不用问他也知道,那些灾民出海后的目的地,绝大部分都是大汉,因为也只有大汉,才能吃下这么多的灾民。

“陛下,这其实是件好事,毕竟这次受灾人数太多,眼看各地流民四起,如果不加以疏导,定会演变成一场大乱,但这些灾民若是出海,那地方上的压力就轻多了。”

胡濙看到朱瞻基生气,急忙再次劝道。

他知道朱瞻基很不喜欢大汉,但现在为了大明的稳定,个人的喜好只能放到一边了。

朱瞻基当然明白这个道理,有心想要阻止灾民出海,却又担心这道政令一下,说不定真的会激起民变,毕竟对于灾民来说,出海可以说是他们唯一的活路,朝廷不加鼓励也就罢了,如果再出面阻止,绝对会引爆灾民与官府之间的矛盾。

想到这里,朱瞻基也是眉头紧锁,最后沉思良久,终于一摆手道:“灾民安置之事,就由你们内阁自行处理吧!”

“谢陛下,臣等告退!”

胡濙闻言也大为欣喜的道。

朱瞻基让他们自己看着处理,其实也就是默许了灾民出海的事,毕竟这些灾民留在大明是有害无益,让他们离开对所有人都好。

等到胡濙等人退下后,朱瞻基这才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,缓解了一下头疼的症状,随后又咳嗽了几声,这才对身边的人吩咐道:“召徐恭入宫!”

下面的人答应一声,立刻有人飞奔跑去北镇抚司,徐恭正是朱瞻基上任后,新提拔的锦衣卫都指挥使。

不一会的功夫,就见徐恭快步进到殿中,当即向朱瞻基行礼道:“臣徐恭,拜见吾皇万岁!”

“大汉那边有什么动静?”

朱瞻基声音低沉的向徐恭问道,他虽然厌恶大汉,但却一直派人收集着大汉各方面的情报,因为对于朱瞻基来说,能够威胁他皇位的,也只有大汉的朱高煦和朱瞻壑父子。

“启禀陛下,最近大汉最大的事情,就是关于他们忽然出兵,抢夺了奥斯曼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北段,这条运河已经被打通,可以让大汉有船只直接进入一片名叫地中海的海域……”

徐恭当即将最近收集到的情报详细的讲了一遍。

其实这些情报也根本不算机密,许多都是大汉日报官方报道过的内容,徐恭这些锦衣卫为了方便收集,甚至专门订了大汉日报的报纸,每隔一个月就能送到大明。

“我记得奥斯曼不是他们的盟友吗,怎么忽然翻脸了?”

朱瞻基听完徐恭的禀报后,沉思片刻这才开口问道。

“其实两国的合作完全是出于利益,特别是那条运河,大汉似乎十分的重视,因此等到运河刚一开通,两国的冲突就爆发了,只是谁也没想到,奥斯曼派到埃及的总督竟然投靠了大汉,所以大汉才十分轻易的拿下整个埃及。”

徐恭再次回答道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女生耽美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