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5章 真是穷到只剩钱(1 / 3)

加入书签

直到第二周星期一,我晚上十一点左右回宿舍时,刚好碰见阿良在卖包子,于是我便悄悄地跟在他身后。

星期一同学们口袋里的零花钱大多比较充足,所以阿良的包子很快便卖得差不多了,他也不再逗留,提着笼子往校外走。

阿良是从学校东北角一处围墙进出的,那里的围墙相对较低矮,容易翻越,附近的空地又杂草丛生,比较隐蔽。

除了阿良经常从那里进出,还有校园里的一些男生,所以那里本来没有路,但走的人多了,便有了条小路。

我见阿良准备出校园了,估计晚上没戏,便不想再跟了。

正当阿良快走到围墙底下时,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条人影来,小心翼翼问道:“阿良,还有包子吗?”阿良听了,立即停下脚步,回头道:“有,你要几个?”

“就来一个吧!”那人道。阿良打开笼子:“喽,还剩两个,要不你全拿了吧!只算你八毛就好。”那人摇头道:“不了,我只带了五毛钱。”

于是阿良便拿了个包子递给那人。那人一手接包子,另一手递钱给阿良。

晚上是阴天,天上不见月亮,此处又没有路灯,只能借着远处路灯的余辉辩形识物。刚才找阿良买包子的像是位老大爷,我远远地虽看不清楚,但听声音也八九不离十。

在我的印象里,学样里从来没有这样的一位老大爷,虽说有的教师有带家属,但大多是配偶和子女,只有那么三两位让老母亲过来帮忙带孩子的,所以很好辩别。

我正犹豫要不要喊住阿良,只见他收了钱后,三两步走到围墙下,非常利索地翻墙而过。这并不是他身手有多好,而是熟能生巧,我也经常这么干,所以我深有体会。而那位老大爷,一转眼也消失不见了。

见状,我只好作罢,心想:“算了,明天再说,明天或许可见分晓了!”

回宿舍前,我先去找小敦子。小敦子也说在他的印象中,学校里并没有一位老大爷的教师家属在住。

第二天中午,我到阿良店里。“昨晚是否又收到了纸钱?”见四下无人,我便开门见山问道。阿良点了点头:“是的,昨晚确实又收到了一张纸钱!”

“与之前有什么不同没?”我又问。阿良道:“与之前一样,还是充当五毛钱的。”

“我是说你昨晚卖包子时,有没有遇到什么特殊的人,比如不是学校里的同学?”我试探性地问道,希望籍此勾起阿良的记忆。但阿良却摇头道:“没有,在我印象中,除了学生没其他人。”

“我还是找不出是谁搞的鬼,难道昨晚你有什么发现了?”阿良接着反问道。于是我说道:“昨晚我悄悄跟在你后面,看到有位老大爷拿了五毛钱找你买包子,这事你一点印象都没有?”

阿良一脸茫然,在那里回忆了半天,似乎仍没有半点印象:“没有啊!在学校的什么地方?怎么可能?别说我没半点印象,就算学校里也没这样一位老大爷呀?学校里的人头,说不定我比你还熟。你昨晚怎么不抓他个现形?你现在有证据没有?”

我本想把昨晚的所见所闻,原原本本地说出来。但一听阿良这么一连串的反问,似乎是在怕我瞎编,图他的包子,因此要我提供证据。所以现在,我觉得再说什么都没意思了!

“还要证据?除非抓个现形,否则哪来的证据?要是一直找不到证据,那我岂不是白忙乎了?”想到这,我心里便开始打退堂鼓了。于是我说道:“我也是远远地跟着,没看清楚。再说,当时我也不确定那位大爷买包子时,用的是纸钱。”

阿良许诺一个月每晚两个包子,去掉周末,以及他那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劲头,一个月最多也就十五天能见到他卖包子,这么一算下来,真正能拿到手也就三十个包子左右。

这几年社会经济发展很快,农村家里有劳力外出打工的,生活都大有改善,买家电盖新房的也不在少数。加上闽南人既能吃苦耐劳,又省吃俭用,如果一个月收入有一千块,就差不多能省下六七百,总要蓄点钱准备日后“干大事”。所以现在,不仅是家家有余粮,而且家家有余钱。

在这么一片大好形势下,我家里的情况自然也跟着好了许多,因此,三十个包子的诱惑力,对我来说不算大。

话不投机,我也不想继续聊下去,便起身告辞。离开阿良的饭店时,他再次请求我帮忙找出用纸钱买包子的人来。

阿良的不信任,等于是怀疑我在骗他,图他的包子。唉,这种小生意人,整天精打细算的,还以为别人跟他一样精,防着别人黑他!可是到头来,又死皮赖脸地要我继续帮他。

因此,我口头上答应,心中却暗付道:“阿良既然不完全信任我,还叫我继续帮他,要是下次再遇见那位老大爷,想抓现形的时候,那位老大爷又突然消失了,我怎么解释?”

一想到这心里就不爽!于是我决定,如果还有机会,就先自个儿会会那位老大爷再说,阿良的事暂且靠边站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玄幻魔法相关阅读: